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知识点梳理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2-01


第22课《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一、作者简介
相传伊索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作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其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二、相关资料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神的首领。古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赫拉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三、问题归纳
1.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交代赫耳墨斯为什么要到雕像者的店里来,其来意表明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寥寥数字,就勾画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和爱慕虚荣的性格。

2.对赫耳墨斯的心理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心理描写作用分析法。这里的心理描写,既揭示了赫耳墨斯自命不凡的原因,又深化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

3.故事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本题运用故事结尾妙处两步分析法。故事这样结尾是为了与赫耳墨斯的自我估价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那些妄自尊大的人,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

四、课文主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一、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短小故事。寓言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用简单明了的故事来揭示生活哲理或道德教训。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结构单一,想象丰富,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的寓意便是其中心所在。

二、问题归纳
1.弱小的蚊子能战胜强大的狮子的原因是什么?
蚊子之所以能战胜狮子,一方面是能发挥己之所长,攻击敌之所短,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另一方面是狮子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他用爪子抓,不但没有抓住蚊子反而抓破了自己的脸。

2.“吹起喇叭”“唱着凯歌”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获得胜利后的蚊子得意扬扬、忘乎所以的样子。结局具有戏剧性.“叹息”与“吹起喇叭,唱着凯歌”形成对比,突出了蚊子可悲可笑的下场,很有讽刺意味。

3.蚊子的失败是由于蜘蛛的强大吗?
蚊子的失败,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蜘蛛的强大,而在于因获得胜利而变得骄傲的蚊子,头脑不清醒,以致自投罗网。相反,如果获得胜利后的蚊子,能正确认清自己之所短,小心谨慎,就有可能避免“被蜘蛛网粘住”的悲剧。

三、课文主题
通过叙述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手下败将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
 
一、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二、课文翻译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中取水。
居:停留。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于:介词,当“向”讲。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浇田、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挖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这件事就去传播:“丁氏挖水井得到一个人。”国都中的人纷纷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的国君让人向丁氏问明情况, 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三、问题归纳
1.开头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交代故事的背景,是全文的引子,为下文“穿井”引发的内容作铺垫。

2.“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句话在表述上有什么问题?
这句话有歧义,丁氏本来表达的意思是“我打了水井省下了一个劳力”,如果这句话在当时的情境当中可能不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但一旦离开情境,传着传着别人就容易理解成“打水井得到一个人”。

3.如何理解宋国国君的行为?
宋国国君不太相信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情,他觉得奇怪,想求证一下。

四、课文主题
《穿井得一人》通过一个姓丁的人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误传为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
 
杞人忧天
 
一、作者简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篇篇珠玉,妙趣横生。
二、故事背景
《杞人忧天》列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希望平民百姓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杞人忧天》就是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基础上写出来的,列子用讽刺的手法告诫人们“要顺其自然,不要庸人自扰”。
 
三、课文翻译
1.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注释】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无,没有。寄,存放。
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2.原文: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注释】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担心。
晓:告知,开导。
亡处亡气:没有一处没有气。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译文: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3.原文: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注释】
果:果然,果真。
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吗?星宿,泛指星辰。
译文:那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4.原文: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注释】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受伤。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5.其人曰:“奈地坏何?”
译文: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6.原文: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7.原文: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
舍然: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然:……的样子。
译文: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四、问题归纳
1.如何看待开导者“日月星宿,亦有所中伤”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他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这代表了当时人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同时,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忧”是毫无根据的瞎担心。
 
2.杞人反复提出问题,说明了什么?
杞人反复提出问题,实则反映他内心的重重忧虑,照应了前文废寝食”。
 
3.两个“喜”分别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后一个“喜”则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五、课文主题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是不必要的。
课后思考探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学案3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5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ppt课件及教案
名著导读《伊索寓言》ppt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pptx课件(75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4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ppt课件(21页)
2016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所有词语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ppt课件(3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ppt课件(39页)
2016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3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ppt课件(38页)
古汉语知识复习ppt课件
2016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学设计2
2016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学案
2016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